两亿用户淘二手 骗子能否毁掉这个市场?
副标题[/!--empirenews.page--]
(讯)为了“能省一点是一点”,月入一万多的吴静习惯在浏览一手电商平台后,去二手平台“淘货”。对她来说,“更便宜的全新品”是不时而来的惊喜。 她也是一名二手商品卖家。由于职业的原因,她购书频率很高。有些书看完不再利用、又占空间,二手交易平台就成了她“消化”闲置书的极佳场所。 在一家公关公司工作的韩含热衷于购买“网红”店衣服。在“秒抢”失利后她并不会完全心冷,而是钻进二手平台“捡漏”。总有比她手快的人在抢到衣服后,因为各种原因又全新转卖出去。 因多次搬家而心有余悸的张维深知在大城市“居大不易”,养成了不乱买、不囤货的消费习惯。但每逢搬家,还是会有搬不走或图省事而割爱的物件。卖废品心有不甘,“挂”二手平台就成了她熟悉的常规动作。 随着今年“双十一”的消费狂欢渐入尾声,马帅在双十一的斐然“战绩”,转眼却成了需要抓紧出让的多余货物。“不该买的买了、该买的买了太多”,二手平台上像他这样“回血”的卖家大有人在。 经济节约、商品“捡漏”、解决囤货、闲置换钱……上述四位年轻人的诉求,或许是许多选择二手交易年轻人需求的缩影。 今年6月发布的数据显示,2018年我国二手闲置市场规模已超过7000亿元,2014-2018年复合增速达到40%以上。预计到2020年,国内二手市场将达到万亿规模。 从二手交易参与者年龄上看,年轻人占比较高。极光大数据对从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期间的二手电商平台进行调查。其中,3.4%的二手电商app用户年龄在25岁及以下,26-35岁用户的占比最高,达到48.7%。在过去一年,35岁以下用户在二手电商app中的占比始终维持在9成以上。 这批新消费主力人群的闲置出让、淘买二手需求,正支撑起一个万亿级的市场。 两亿用户淘二手说到二手交易,不得不提到邻国日本。“古着”,是日本人对二手货的称呼。进入第四消费时代的日本民众热衷购买二手货取代购买全新品。逛古着店更是年轻人们标榜的时尚行为。 在美国,旧货市场高度发达,很多人都喜欢去二手商店和慈善商店“淘”衣服、家具和生活用品。青山资本的一项数据显示,截止到2017年底,美国的二手交易市场规模已经达到约2万亿人民币,日本(不含二手车)规模在1300亿左右。 日本、美国的“二手交易”经济兴起较早,文化土壤丰厚,“国民性”特征突出。 相比之下,尽管二手交易现象在中国一直存在,但二手交易文化似乎一直未成主流气候。2005年,58同城、赶集网等分类信息网相继成立,二手交易服务也包含其中。但直到这几年,这样不温不火的状态在线上二手交易模式兴起后有所转变。 大批年轻人前后脚涌进闲鱼、转转等二手电商平台,交易内容从电子产品、服装、图书、文玩等生活闲置物品,涵盖到代购、代订等各类技能、服务等,爆红的盲盒和球鞋也为二手市场推波助澜……不断增加的品类内容在扩大着二手市场的边界。与此同时,“毒”、只二、多抓鱼、红布林等垂直细分的二手平台也受到资本青睐。 今年3月,转转发布的白皮书显示,2018年转转平台总用户数已超过2亿,App和小程序的月活用户数突破5000万。另一家头部二手电商玩家闲鱼的总经理谌伟业今年5月透露,闲鱼用户累计发布的宝贝数量已超过14亿件,超过2亿的用户参与交易。 国内二手电商交易走热,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。在多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商网购方式的催热下,非理性消费给消费者造成了大量商品闲置,二手商品交易存在巨大市场空间。 加上共享出行、共享充电宝等形式出现,共享经济对消费者的市场教育,也使得他们对“二手货”的认知接受有一定程度的提升。在生活方式上,近几年“断舍离”“极简”等国外舶来品概念的影响,也促使国人闲置出让、二手买入的消费观念越发普及。 参与二手交易者正在变多,是90后何佳的直观感觉。“朋友里的男生、女生都有使用,只不过是使用频率的差异。就算没用过至少也听过吧。我从一开始只是买二手,到后来也出让闲置品。出让的话一般定价在原价三分之一以下,总体不赚什么钱。主要还是为了解决闲置浪费。” 她认为,也有一些人能在二手商品上掘金,“二手货不一定折价卖,一年卖个人闲置品挣出上万块的例子是有的,但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经营。” 另一副“面孔”尽管二手电商平台上一片欣欣向荣,但近几年不时被曝出的乱象与负面评价,也翻开线上二手交易的另一面。 在消费者服务平台“黑猫投诉”上,搜索“闲鱼””转转“则分别显示3513条、4413条投诉内容,“毒”App的投诉量则超过了1万5。 关于二手电商平台的商品以次充好、交易双方恶意欺诈、退货纠纷维权难等问题屡遭网友吐槽,分享二手平台骗术、遭遇一类内容的帖子在社交网站上比比皆是。媒体也没少对这些问题进行报道。 “我会根据对方文案的诚恳度、沟通时的表达、图片的拍摄等来判断是不是个人卖家,是不是能促成顺畅交易的卖家。太便宜的不可信,和原价没差多少的是卖家心态还没摆正,交易可能会困难。”使用了四年二手平台的吴静,没有在交易中遇上恶性的事件,她总结了自己的方法论。 韩含通常会在闲鱼上淘货,通过信用等级和历史交易评价来筛选卖家后交易,她目前还从未遇上骗子。但也有网友指出,信用等级高低并不能作为卖家靠谱的绝对标准,芝麻信用分高也出现骗子。 由于用户可以用支付宝、淘宝登录闲鱼,其中的芝麻信用信用体系会同步显示在闲鱼上。但芝麻信用代表的是支付宝的信用体系,而非闲鱼的卖家信用体系。 用支付宝、实名认证而无需交纳保证金就能登录闲鱼交易,意味着对交易者更少的资质审查,各色人等鱼龙混杂常被诟病。 一位在闲鱼上提供代订酒店业务的男卖家告诉记者,目前平台没有对卖家进行分级,买家在识别卖家时可以多翻翻过往交易评价,能看出一些门道来。 而在面对素质良莠不齐的买家时,他的办法是“在交谈中判断对方是否靠谱、是否有意交易,过久的沟通我会拒绝,不靠谱的会拉黑”。 对买家“挑剔”的还有吴静,她也会干脆地“不理睬”或“拉黑”。卖家们的担忧不无道理,因为二手平台上“套路”卖家的买家也在横行。 去年11月,明星主持人沈梦辰在二手平台上被买家“钓鱼”的新闻,热度一度居高不下。沈梦辰在出售闲置衣服时,买家以“付款不成功是因为卖家未开通二手交易资质”为由,成功骗过她在虚假的二维码上支付了3千元“定金”开通资质。 而在沈梦辰叙述被骗经历的微博下,七嘴八舌的网友们发现,原来不少人都有过被这样“职业买家”欺骗的经历。 难做的二手交易“好生意”二手交易从线下走上线上,互联网却未能很好解决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。二手商品的质量非标准化,定价非常主观。买家难以识别卖家交易信息真伪和货品质量,卖家也未必能猜准买家的购买意图。 在网友诸如“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买东西,80%都要靠运气,剩下20%是靠人品”的调侃中,人们不禁质疑,作为促成买卖双方交易的第三方平台,责任和监管去哪儿了? (编辑:西双版纳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